混凝土质量特种检测机器人


 

混凝土质量特种检测机器人

铁航牌混凝土质量特种检测机器人由中铁十二局集团自主研发,是国内首套专业化应用于隧道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机器人,具有独立、便捷、精确、快速、稳定等特点,是国内首台可以实现爬壁检测的机器人。

爬壁检测 飞行检测 空气耦合无线雷达 AI分析系统 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 高清视频采集系统

研发背景

问题发现

近些年因隧道工程质量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隧道安全是工程重要的生命线,雷达检测是重要保障手段。目前主流的检测手段有市政升降车检测、装载机焊架子检测和人工推脚手架检测等。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都是人工手持雷达天线,存在的缺点有高空作业、人与车辆行走配合差、检测不易密贴、阻碍交通、窝工,导致的结果是检测效率低、数据可靠度差。

技术革命

检测机器人的应用规避了检测现场阻塞交通,检测人员可独自完成检测,摆脱装载机、检测车及工人配合等难题,大大加快检测进度,避免窝工,为项目节省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通过AI智能质量监控平台,项目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提出有效整改及闭合方案;通过智能分析系统,在施工中调整工艺,规避质量问题的发生,节约消缺成本及时间。

规模应用

检测机器人作为国内外首台套隧道质量检测智能装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完成45个重点项目、68座隧道的质量检测工作,检测测线总长196,751米。经实践验证,该装备使检测效率提升300%以上,综合成本降低75%,实现了检测过程的智能化管控,大幅提升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显著降低了时间与经济成本。

 

效能对比

数据指标 传统检测 本产品
租赁费 升降车租赁1500元/台班 机器人成本200元/台班
人工费 200元/人×6人=1200元 200元/人×1人=200元
检测时长 1.5小时/100m 0.5小时/100m
数据处理时长 2小时 20分钟

综合效益分析

检测机器人实现了检测效率3倍提升,数据处理时效提高6倍以上,单次检测可节省成本约2300元。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系统能够实时预警质量隐患并自动生成整改方案,大幅提升了工程质量管理效能,显著降低了时间与经济成本,为隧道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机器人正面视图
机器人侧面视图
隧道检测工作场景
检测数据分析界面
机器人结构分解图
机器人技术细节
缩略图1 缩略图2 缩略图3 缩略图4 缩略图5 缩略图6

产品参数

最大上升速度
10 m/s
最大平面速度
24 m/s
飞行距离
2 km
最大飞行高度
500 m
飞行方式
多旋翼
可承受风速
7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