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安全巡逻机器人

场内安全巡逻机器人

场内安全巡逻机器人融合先进技术,依托智能监控管理平台与多场景多功能识别算法,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巡检。它可精准监测人员离岗脱岗、违规作业、烟火隐患及区域入侵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即刻触发可视化报警,并自动留存数据便于追溯。该机器人广泛适用于工业园区、工地等场景,通过智能执行巡检任务,有效弥补人工巡检效率低、精度差等短板,为工程建设与园区运营构建高效、可靠的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全天巡检 精准风险识别 自动预警追溯自动规划路径 360°旋转 自主导航

研发背景

问题发现

在工程建设与园区管理领域,安全巡检是保障生产与运营稳定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弊端丛生:高强度的工作易使巡检人员疲劳,导致效率低下,隐患无法及时发现;信息记录多依赖人工,一旦出现问题,溯源困难重重。此外,巡检路线及频次受限,漏检风险高,安全隐患如影随形。随着各行业对安全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的要求日益严苛,传统人工巡检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管控需求,亟待创新型智能化巡检方案。

研发使用

研发团队针对工程建设与园区运营中的安全管理需求,打造了场内安全巡逻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自主搭建的监控管理平台与多场景多功能智能识别算法,能对人员离岗脱岗、违规作业、烟火隐患、区域入侵等情况进行精准监测。无论是工业园区的全天候巡检,还是工地现场的实时监控,它都能智能执行巡检任务,实现 24 小时自动化运作。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机器人会立即触发可视化报警,并自动留存记录以便复查追溯。目前,该机器人已在多个实际场景中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为工程和园区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

 

效能对比

对比维度 传统检测 本产品
检测覆盖范围 存在大量盲区 全区域自动巡检
巡检效率 人工逐点排查、速度慢 24小时不间断自动巡检、高效执行
人力需求 大量巡检、监测人员 一次性部署、运维成本低
数据管理 纸质溯源、分析难 自动留存、可视化复盘分析

综合效益分析

场内安全巡逻机器人的应用带来显著综合效益。在安全保障方面,其智能识别与实时预警功能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人员与设施筑牢安全防线;经济效益上,通过减少人工巡检人力投入、降低事故损失与返工成本,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管理效能层面,机器人自动化巡检生成的精准数据与可视化报告,助力管理者科学决策,提升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该机器人推动工程建设与园区运营安全标准升级,增强公众对安全管控的信心。

机器人正面视图
机器人侧面视图
隧道检测工作场景
检测数据分析界面
机器人结构分解图
机器人技术细节
缩略图1 缩略图2 缩略图3 缩略图4 缩略图5 缩略图6

产品参数

导航定位误差
≤100mm
最大运动速度
≥1m/s
最小制动距离
≤0.5 m
最小越障高度
50 mm
最小涉水深度
100mm
爬坡能力
≥20°
最小转弯直径
≤本体长度